mercoledì 11 febbraio 2015

道德是关系道德,而非身份道德

这是道德的本质之一,也是判断真假道德的准则之一。

人为什么需要道德

如果这世界上只有一个人,道德该是什么?

若世界上只有一个人,这个人唯一的道德就是怎样他才能在环境中生存下去。

若世界上有不止一个人了,这些在一起,那只有一个人时的道德仍然存在,而没有消失。而且,那个道德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前提基础。

于是,在这个前提基础下,所有的人都必须做符合其本人利益的事,这是道德。即使某人想侵犯别人,想吃别人的肉,如果这种行为能够符合其利益,也是道德的。

但为什么有时我们会说,不要侵害别人?

这个要求的唯一来源,唯一来源,就是因为这个人与其它人之间的关系。

如果这个关系是同一个社会内部的关系,当这个人侵害他人的利益时,侵犯者就会因为损害关系(比如受害者转变态度,同样敌对进攻)而损害到侵犯者自己的利益。而若不侵害,社会内部的互利交易关系,或互利合作关系,就能够得到维护,从而有利于人自己。

当人不处于同一社会内,如国际关系,人的确是可疑损害他人利益的,即使其它国家反抗或反攻,只要能够胜,就可以考虑。这是一个成本代价与受益之一的考虑。

于是,清楚了,道德的来源之一,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利关系,如国内关系(或可能的利益无关的关系,如国际关系)。

维护道德,就是为了维护关系。不维护道德,让人侵害人,本质上就是损害关系。于是,当冲突发生时,首先要检查,冲突双方是什么样的关系,是否要维护这关系,如果要维护,这关系的本质是什么,从而其中的道德约束是什么,从而执行这道德要求而维护这关系,去有利于双方。
但汉支那在冲突中,讲什么?

它们讲双方,一方的双方是什么(所以可以侵害或不能侵害),另一方的双方是什么(所以必须受害或可以反害)。

讲双方侵害理的人心中,没有合理的关系这个东西!

也因此,它们对冲突的解决,不能维护合理的关系,而只会是寻找谁可以侵害谁,从而破坏本该有的合理关系,从而导致人与人之间斗。(几千年的儒教道德就是这个东西。)

在关系道德下,为了维护关系,人人都必须兼顾各方,而不能接受让一方侵害另一方。人追求公平,而生活在相互有利的共同体中。

在身份侵害及其道德下,人都在找谁可以侵害谁,导致人去追求 “出路”: 去追求做 “人上人”,做 “老大”, 做 “领导”, “熬成婆”,去争霸,因为惟有高于他人了,才有安全感,才能避免被道德侵害,而可以在道德名义下侵害他人。其最高的境界,就是霸。

这是为什么汉支那整天霸霸霸,而在入侵者面前却是跪跪跪的原因,也是为什么它们跪跪跪,而却总在追求霸霸霸的原因。

从中也可以看出,“人权”这个东西,也是根本上荒谬的。因为仅仅指出是人,这是某种身份,而不是关系。

Nessun commento:

Posta un commento

Nota. Solo i membri di questo blog possono postare un commento.